背景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入选名单公布,广州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城市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下设四个中心,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承担了“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研究工作,以22所支撑校为基地,围绕中小学智慧作业应用、AI音视频分析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应用及广州“共享课堂”智能化应用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2024年10月16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项目工作组到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开展入校培训,华南师范大学况姗芸教授为学校老师带来了“AI+共享课堂”项目人机协同迭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培训讲座。

会上,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朱欣川书记介绍了办学历程、办学理念、前期成果等基本情况。学校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及深厚的历史资源,与周边15个单位共建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共建单位开展知识讲座、参观交流、研学实践、融创教学等活动,自主开发并实施了一套将红色历史资源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黄埔精神,厚植长洲”超级校本课程,在提高学生参与度及学习成效的同时,充分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随后,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创新研究部李赞坚主任介绍了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的项目背景及研究目标,提出了希望学校能以历史资源为抓手,通过智能化技术等手段,推进共享课堂资源和 AI 技术在校本特色教学活动设计和实践中的应用,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高质量案例。

华南师范大学况姗芸教授向学校老师了解共享课堂及使用AI生成教学设计等应用情况后,开展了“AI+共享课堂”项目人机协同迭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培训讲座。参加讲座的包括物理、历史、政治、信息技术等学科老师。况教授详细介绍了研究项目的背景与目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了具体研究方案,提出了广州“共享课堂”家校应用现状及效果调查、人机协同设计与实施校本活动等项目研究内容,拟定了研究计划及本学期的任务要求。随后,况教授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展示了应用人机协同对话辅助教学设计的范例,并引导老师现场进行实践操作与交流互动。

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老师分享了使用人工智能协助教学设计的经验。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构想,向人工智能平台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AI提供的教案资源进行筛选和分析,通过对AI进行追问与反馈,逐步细化完善教学设计。在硬件设备无法满足时,也会让AI提供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通过人机协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让教学设计更加丰富多元,教学方法更加灵活、高效。

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邝志坚校长对本次培训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希望能够将AI技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提升教师数字教学胜任力,实现教育的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