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活动

2025年3月6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案例撰写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刘峰,创新研究部主任李赞坚,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况姗芸,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冬青,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伍丽梅,各区教育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及22所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支撑校负责人等参加了活动。

活动致辞

会上,刘峰馆长作会议致辞,希望智能教育融创中心能把握教育强国建设机遇,对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要求,推动三个融合发展:一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融合,推动AI从工具应用转向教育生态重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体系。二是数据与教育治理的融合,建立教育大数据分析体系,支撑区域教育资源精准调配,助力教育决策科学化。三是产教与人才培养的融合,深化与部分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教育技术产品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

工作计划

李赞坚主任作《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工作情况报告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回顾了过去的研究工作进展,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设想: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推进融创中心工作常态化开展,延续并深化研究任务。二是深化技术应用,使研究与最新技术应用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最新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三是创新开展活动,结合新技术,创新教学展示活动形式。四是凝练优质成果,形成可出版、发表的高质量成果。

培训讲座

华南师范大学况姗芸教授作了《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项目案例撰写》主题培训讲座。深入细致地讲解了案例撰写的各项要求。从标题与案例简介、案例背景与面临问题、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策略、典型个案、实施成效与特色亮点、经验反思与未来展望等六个方面,全面剖析了案例撰写的总体框架,并分享了多个优秀范例,通过实例展示,让与会人员更直观地领会优秀案例的特质与写作技巧,为后续的项目案例撰写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指导。

分组研讨

与会人员根据广州“共享课堂”智能化应用、中小学课堂智能化分析与评价、中小学智慧作业应用三个研究方向分组进行了研讨。华南师范大学况姗芸教授、王冬青教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伍丽梅副教授分别为三个方向的支撑校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详细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疑问。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案例撰写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为后续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