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入选名单公布,广州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城市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下设四个中心,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承担了“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研究工作,以22所支撑校为基地,围绕中小学智慧作业应用、AI音视频分析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应用及广州“共享课堂”智能化应用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6月24日-28日,由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工作团队及华南师范大学王冬青教授研究团队组成的项目调研工作组到以“AI音视频分析”为研究方向的4所支撑校了解学校的研究基础及工作进展。项目组向学校介绍了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的项目背景、研究工作要求及研究计划,并与各支撑校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代表进行访谈,了解了教师在使用AI音视频分析工具的使用情况及问题。4所支撑校汇报了学校概况及整体AI音视频分析工具的使用情况等,每所学校均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前期开展了探索,但情况各不相同,待进一步统筹推进研究工作。
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小学作为广州市第二批智慧校园实验校,很早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创新实践与探索,有一定的使用AI音视频分析平台的基础,学校通过宣传学习、推广应用、项目研究三个阶段逐步推进AI音视频分析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并在教师自我研修、专业发展和团队教研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学校总结了AI音视频分析工具存在的问题,如技术普及率低、数据分析准确性不足、教师心理压力增加以及师生隐私保护问题等。

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通过组建项目研究团队、教师成长空间自建云平台进行跨校研讨和数据驱动的教研、利用AI赋能课堂助力教师备课和教学等措施,形成了教师画像1.0版本,并在不断迭代更新。学校组建了16个研究共同体,涵盖多个AI工具的应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如工具差异与准确性、如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师培训需求等。

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海明学校AI音视频分析工具应用正处在起步阶段,学校计划在未来研究中尝试应用多种AI音视频分析工具,通过应用不同AI工具的比较,获取多元化的启发。并希望在专家指导下不断提升反思教学效果,为教师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前期以数学作为主要研究学科,组建实验教师团队,通过常态化大单元备课、录课上传、解读报告、科组集备研讨、教学切片研究、追踪听课等实施流程,改善优化教学设计,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教师全面的教学技能,打造思维导向数学教学课堂模式。

王冬青教授根据学校的汇报情况,结合支撑校前期提交的应用数据及报告,逐一给4所学校进行指导分析,指导老师如何解读数据及报告,并以一些学校的优秀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提出学校选定学科统筹开展研究工作,以AI分析报告为依据,围绕2-5个关键维度,进行自我反思及小组教研,明确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学校的教学理念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三轮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及课堂质量。